1月8日,《最强大脑》第八季开播,第一个出场的还是我的老朋友蒋昌建,满头银发却充满活力,看起来帅气挺拔。与往常不同,蒋昌建享受着坐在观察室里的舒适,这让他感到“比站在舞台上舒服得多”。
类似于去年节目的开场,一个个出场的88位选手见证了自己的辉煌时刻,即学历的公布和简历的曝光,再现了学历PK的场景。

图片来源:https://www.hippopx.com/
去年清华姚班的赵金昊、张洗月,牛津大学硕士在读的杨轶、硕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(爱因斯坦的母校)的潘周聃等,都因为出身名校且高文凭备受关注,而北京大学的王宇轩则因为高调的行事作风,引起了大家的关注。但其实这些所谓的高材生名校都没有走到最后。16岁的高中生楼郝云凭实力打了这些履历光辉人的“脸”。
今年的留学回国人员简历还是亮眼的。高材生陈梓琳,就读于牛津大学,曾收到剑桥、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顶尖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;就读于剑桥大学的董晶获得了诺丁汉大学院长的多项奖学金。另外,李莉和去年的王雨轩一样高调幽默。虽然这些海归高材生的简历光鲜亮丽,但清华北大的学生还是很强的。在自我预测的初步排名阶段,他们提前上演了“北清之辩”。去年清华有“姚班”,今年北大有“人才班”。同时出现的四位北大学生都是“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”。汪天养坦言,参加这次比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清华四连冠。
有目共睹的是,去年清华“姚班”的赵金浩和王欣然一炮而红,不仅让大家明白了“姚班”的存在,还损失了一批实力PK很强的对手,包括北大的很多高材生。成立于2018年的北大“英才班”,影响力不亚于清华的“姚班”。如果说“姚班”代表了清华学生的最高水平,那么“人才班”就是北大学生的最高水平。北大能否打破被清华打压的魔咒,拿下属于他们的第一座“脑王”奖杯?
《最强大脑8》的推出可以说是“安静无息”。除了一些一直关注节目的网友,大概没有更多人知道第八季预定开播的消息了。据某专业影视综合数据平台报道,《最强大脑8》播出当天仅播出66次,没有太多新闻报道,也没有引起任何话题争论。